【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石油和化工设备
曾用名:化工设备与防腐蚀
主办: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
主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ISSN:1674-8980
CN:11-5253/TQ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185185
被引频次:8571
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期刊分类:矿产开采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何惧南北差距!化工老大山东的自信哪里来?(2)

来源:石油和化工设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往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应该就是山东化工未来的机会。 在发达国家,精细化工占化工行业比重达到60%左右。目前,全球10万种精细化工产品,中国只有4万

往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应该就是山东化工未来的机会。

在发达国家,精细化工占化工行业比重达到60%左右。目前,全球10万种精细化工产品,中国只有4万种具有生产能力,用于航空航天、计算机、太阳能电池上的高端电子化学品,中国自给率还不到30%,70%以上从德国、日本进口。

樊纲说,精细化工领域并不能产生很大企业,但能产生大量隐形冠军。我们不必要都追风口,这些产业也都是高新技术产业,这里面的创造、不断地打磨都是一种创新,在这个领域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2020化工园区30强榜单上,名列山东第一、全国第六的齐鲁化学工业园所在地淄博,也是山东拥有隐形冠军最多的城市。这绝非偶然,经历了环保风暴洗礼的淄博市,如今正在着力培育新材料产业。

《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显示,到2022年山东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2025年达到2万亿,产业规模保持全国前三。

山东冲击这个“2万亿产值”新赛道的同时,2018年,江苏第一化工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改名换道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2019年江苏省新材料产值1.4万亿,约占全国1/3。目前,在新材料领域,山东总体处于培育赶超阶段。

在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名单上,万华化学、东岳氟硅科技、东明石化、淄博齐翔腾达、京博石化等企业成为山东省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军企业。这些领军企业的战略转型勾画出山东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那就是在新材料领域不断开拓新赛道新场景,向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上不断突破,不断挖掘传统产业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新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可以“挟关键技术,以令各大产业”,新材料型技术公司最大优势是,可以左右逢源,下游多点开花,产品既可用于航空航天,也可用于手机、汽车制造。

这是一场政府治理能力大比拼,也是一场营商环境的竞争

笔者注意到,随着这些传统化工企业产业升级,一个问题显现出来,为适应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相应监管、配套政策也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随着产业变革步伐更新,形成强大政策支撑体系。

万华化学在烟台规划了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的一体化园区,但面临投产运行所需主要关键原料石脑油、食糖进口以及二异丁烯出口瓶颈。由于烟台万华技术突破,二异丁烯已经不适合再作为限制出口产品,这意味着在出口产品监管上,相关部门要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监管目录。这些问题亟待通过特殊机制快速解决,企业发展红利才能快速释放出来。

山东化工产业腾笼换鸟,这场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背后,也是一场政策创新能力、政府治理能力的比拼。

笔者注意到,随着大批重点项目上马,新兴产业用地问题浮出水面。很多石油和化工新材料龙头企业,包括魏桥这样的制造业都在建立大型研发中心和产业研究院,以支撑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需求。

在采访中,一些山东的化工企业呼吁,对于新兴产业的产业用地以及科研用地管理,以什么形态出现,比例达到多少,不能一刀切,是否可以对标深圳、上海、广州、郑州、南京等地的做法。

深圳在土地管理政策的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过去六年间,深圳在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制度上探索出MO(新型产业用地)用地政策,在蛇口网谷项目城市更新过程中,南山区政府引入MO产业用地,将蛇口原来从事出口加工的旧厂房,更新为高端服务业和创新产业先行示范区,大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目前,深圳MO用地成为深圳创新性产业的主要供给来源。这一创新起到明显带动效应,目前,天津、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城市都在出台相应的MO用地政策。

在衡量城市发展质量的“地均GDP”这个指标上,深圳是国内唯一一个地均GDP过10亿的城市,比排名第二的上海高出一倍有余,这就是政策创新带来的红利。

在这方面,浙江省利用国家关于支持民营经济以及自贸区的政策创新优势,为本省石化产业发展争取到宝贵机会。2020年7月,商务部赋予浙江石化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格。

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上,同时也体现在政策创新上。一些企业呼吁山东省要充分挖掘国家战略中的政策红利,充分利用极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成为政策创新的高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争取更大腾挪空间,创造最好的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石油和化工设备》 网址: http://www.syhhgsb.cn/zonghexinwen/2021/0225/597.html


上一篇:总结篇丨化工与制药类:前途远大,坑也很多
下一篇:细数能源化工领域的“顶流”法企,其中一个猜